2024年11月24—30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主办、教练员学院承办的“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第三批培养对象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北京顺利举办。
本次研修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总局科教司、总局政法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项目管理者进行了专题授课和现场教学,旨在提升第三批“百人计划”入选者在科技战略、科技前沿、研究方法论、学术论文写作、项目申报、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科研能力。本次培训班还组织了分组讨论,共同交流在科研和实践中的经验和困惑,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潘教峰老师讲授了新科技革命及引发的重大变革,通过对历次科技革命的梳理,以及对当前主要科技前沿的介绍,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为体育科学研究在整个科技变革中进行了定位与展望。程志理老师对体育学研究进行了方法论方面的反思,提出了体认范式与数据互证的科研方法论。通过苏炳添、徐梦桃等优秀运动员的案例研究详细介绍了体认范式的应用路径及其效果。赵杰修老师通过对科技冬奥等为代表的体育科研前沿的研究过程,对体育科研成果转化与实践应用进行了介绍。王海滨老师讲授了智能视频数据分析在中国篮球科学化发展中的实践运用,展示了智能化相关技术在篮球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刘天星老师对学术期刊及论文写作与发表以及学者影响力构建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讲授。程谦老师、朱道辉老师分别对体育总局的科研项目和决策咨询项目的管理和申报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张辉老师以乒乓球项目为例,讲解了高水平竞技运动表现分析领域发展情况及相关人才培养问题。吴文峻老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进行了讲述。罗士泂老师以人类学研究为例,对体育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讲解。沈燕飞老师通过近几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的创新实践,讲述了跨学科视野下的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本次研修班进行了分组讨论,本年度赴日本研修学员分享交流了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大家对各自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体育科研领域的相关前沿问题,并对未来“百人计划”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结业仪式上,各小组组长代表各组进行了总结发言。
“百人计划”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加强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过硬、在体育专业技术领域起带头作用、为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而设立的专项人才计划。面向全国体育系统(含各省级体育部门所属科研教学单位、体育总局直属单位、体育总局和地方共建体育院校)进行选拔,以5年为周期进行重点培养,包括从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不含体育教练员,体育教练员相应人选的选拔培养纳入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此次研修班学员是该人才计划的第三批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