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至10日,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指导,总局教练员学院主办,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协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教练员网球专项培训班在北京体育大学顺利举办。共有76名来自全国网球各层次队伍青训教练员参训。
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白喜林、副主任丁祥华、事业发展与外事部主任周文学、训练与反兴奋剂部副主任孙文,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工作组负责人胡斌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分党委书记殷泽锋主持。
白喜林致辞并作精彩分享,他系统了梳理世界网球发展脉络,结合我国现状与挑战,从历史高度到现实格局,从战略愿景到落地路径,深入阐述了中国网球教练员应具备的高素质、高水平与高效率。强调要以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凝聚榜样力量,实现男女齐进、区域协同、全面提升,激励教练员们勇担育人使命,既做知识的传授者,更做精神的培育者,为中国网球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之基。
本次培训班在网球中心的指导下,以“创新执教理念、提升科学化执教能力”为主题,精心邀请了多名业内专家,采用专题授课形式,突出实践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为参训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进一步促使参训学员了解网球运动发展前沿趋势,掌握科学化训练手段,探索网球项目青少年训练规律,推进网球项目可持续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秦彪生围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训练备战中的作用”展开,强调党建在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战斗力中的核心地位。系统阐述了党建的基本内涵、发展历程及其在“四个伟大”格局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战略方针的“战斗堡垒”。同时,结合体育工作实例,强调党建对政治建设、纪律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体现了党建工作对训练备战全局的深远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国家级教练、奥运冠军李婷以自身训练和比赛经历为切入点,深情回顾与余丽桥教练并肩奋斗的故事,并以此为镜,提出对新时代教练员角色的全新思考,强调教练员应以长期发展的眼光引导青少年网球训练,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断更新理念与知识,提升沟通能力与专业水平,努力成为科学训练、真诚陪伴、与时俱进的“支持型”教练员。
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网球教研室主任白侠系统梳理了西班牙网球训练体系,从西班牙网球崛起的历史背景出发,深入剖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全面介绍了西班牙完善的赛事体系、教练员的培养与发展路径,并结合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典型案例,总结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网球教练员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启示。
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国家网球男队原教练组组长祁兵围绕青少年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鉴别展开分享,强调教练员应注重因材施教,帮助运动员提升自我学习与分析能力,鼓励深度思考而非盲从模仿;他指出,训练的核心不在“秘方”,而在于理解其原理,强调教练员执教既是工匠也是艺术,应通过调动球员的主动性,实现真正高效和有质量的训练。
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巴黎奥运周期国家网球队比赛数据分析负责人崔一雄从运动表现分析的背景切入,系统介绍了其发展现状与实际应用,强调运动表现分析在网球训练、比赛与执教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呼吁教练员重视现代训练理念,通过对技术、战术、体能和比赛等多维度的科学评估,实现训练与比赛的高效联动与精准服务。
国家网球队体能方向顾问、专家组成员黄鑫以生动案例为切入点,深入讲解了体能训练在青少年网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围绕网球专项素质分类与训练原则、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U系列体能准入项目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与现场教练员积极互动,共同探讨体能训练的科学路径与实践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了解青训教练员的实际需求并改进教练员培训工作,教练员学院围绕青少年网球训练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设计了研讨提纲。各位教练分组深入探讨,分享了关于基层资源建设、训练理念更新、启蒙阶段人才发掘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本次培训聚焦青少年网球训练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涵盖技术、战术、体能、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的课程体系,帮助教练员跳出传统教学框架,深入理解青少年网球训练的核心理念与发展路径,为参训学员带来了理念更新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广大教练员在培训期间展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纪律风貌,充分体现了本次培训的实效性与现实意义。下一步,教练员学院将继续优化青少年网球教练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教练的综合素养,为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和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夯实基础。